day3 | 1 月 5 日作业
书籍线上地址:@xiaolai’s works
需要阅读的章节,及对应问题——
第 0 章
(1)慌乱 (2)解决
day3 | 1 月 5 日 回答:
(1)慌乱
问题 1:「既勤奋又懒惰」的现象,你见过吗?举几个例子。
- 实际上「既勤奋又懒惰」的关键问题在于懒于思考,我举几个例子:
- 高中我们班上实行学习小组制度,有一个同学是我学习小组的成员,每次下课她都会找老师不停地问问题,然后把老师讲的答案一股脑背下来,每天她也是最早来到教室进行晨读的那一个,但成绩就是上不去。后来我发现,她几乎都在死记硬背那些知识,遇到稍微需要灵活变通一点的题目就不会了;
- 现在有很多人考研考证,通宵达旦去图书馆、咖啡厅学习,甚至有占座的,但他们没有想清楚考研考证的意义是什么,只是为了看起来很努力。
问题 2:思考一下,为什么那个学生会问出「老师,如果我把你这本书里的作文全都背下来,在考场上默写一篇,会不会被判雷同呢?」的问题?
-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:
- 一方面,如果回答是(他期望的)「不会」,那么他可以即心安理得地在考场上默写,又可以直接背诵,省去了思考的过程,对他来说是一个「一举两得」的事情;如果回答是「会被判为雷同」,那他可能就会在考场上稍微修改,只要不被判为雷同就行,如何去构思、如何去立意跟他没关系;
- 另一方面,他能问出这个问题,就说明他对提问这件事本身就没有思考过,只期望别人告诉他一个答案。连提问本身都没有经过思考的人,更不可能去独立完成需要思考的任务了。
问题 3:为什么人会出现「既勤奋又懒惰」的行为?(文中有答案)
- 文中给出的答案是「对时间的恐慌」,也就是这一节标题「慌乱」所要讲的东西;
- 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从「时间」这个角度给出的答案,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,也可以把这种现象归因为思考上的懒惰。
问题 4:你自己是否有过「既勤奋又懒惰」的行为,是怎么做的?结果如何?(嘿嘿,诚实一点)
- 我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,一直在找各种提高效率的工具方法,什么 GTD、思维导图、番茄工作法、四象限工作法等等,我都尝试了一遍,看起来会熟练地使用一些工具,但仅仅是「勤奋」地学习了这些用法,实际上在思考上「懒惰」了,并没有将这些方法融合到自己的生活当中,运用起来;
- 我小时候练习软笔书法,花了几年功夫,效果一般,进步很慢。一是老师的表达能力一般,二是自己那会儿只是把练习书法当做一个「我爸妈让我学的」事情,懒于去思考笔画的细节、单字的间架结构和整篇的留白与布局。后来在大学办社团,除了日常事务之外还要进行教习活动,所以花时间看了不少视频,观察书法家的手指动作和笔法,刻意地进行模仿练习,于是进步很快。
问题 5:书中说,「生活中明显有另外一些人——尽管数量上并不占优——在用另外一种状态生活。他们从容,他们优雅,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,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,并总能有所成就。他们甚至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——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」,你是否见过这类人?他们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不错。
- 举两个例子:
- 我的母亲;做事条理极其清晰,善于处理人际关系,理性,有韧劲,坚强隐忍,她是我成长的铺路人和好榜样;
- 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,我们是大学同学,我见证了她成长的几个阶段:本科阶段每年都是专业第一,研究生保送了北大汇丰商学院,后又去纽约 Baruch College 留学,回国之后去 VC 工作了一段时间,后觉得不合适,修整了几个月去了认为适合自己的一个国字号的创业型事业单位;她做事条理清晰,非常会安排利用自己的时间,用智慧去解决遇到的问题,善于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,自我认知清晰。
问题 6:又,思考一下,他们是如何达到这种状态的?
- 前提条件:
- 自我认知清晰
- 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正确的判断逻辑
- 随着认知增加后,这些能力会逐渐形成并提升:
- 情绪控制能力
- 元认知能力
- 规划和控制时间的能力,很多事情提前很久就有所规划
- 以上几点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
(2)解决
问题 7:「先把任务分为“重要的”和“不重要的”,再把任务分为“紧急的”和“不紧急的”,然后挑选“重要的”而又“紧急的”的任务优先执行……」,这种方式你是否用过,结果如何?为什么?
- 试过,但就像书中说的那样,我无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重要、是否紧急,因此收效甚微;
- 之后读采铜的《精进》,收获颇多,里面提到判断事情的一个方法论,这个方法论使用两个维度去评估一件事适不适合去做:一是「收益值」,二是「半衰期」:
- 所谓「收益值」,是指一件事情在**当下**给自己带来的「收益」,这个「收益」可以是心智、情感层面的,也可以是身体、物质层面的;
- 而「半衰期」是指这个「收益」随时间衰减的速度,类似于物理学中放射性元素的「半衰期」和生理学上药物浓度的「半衰期」;
-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倾向于做「高收益值短半衰期」的事情,比如打游戏、暴饮暴食、看综艺、刷抖音。用「收益值」和「半衰期」这两个维度来衡量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,就可以将他们分为四类:
-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:找到真爱、学会一种思维方式、与大神交流
-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:玩游戏、看综艺节目、无节制地买买买
-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:练字、读哲学书、背单词
-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:网络上喷人、刷微博
- 「短半衰期」事件的结果是不可累积的,就像「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,但是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」。而「长半衰期」的事件的结果具有累积性,不论「收益值」高低。
- 现代人经常会陷入「选择困难症」和「拖延症」之中,我们可以用采铜老师提出的「采铜法则」去改善:尽量少做「短半衰期」的事件。两层含义:一、收益的高低无关紧要,只要收益能被累加,就尽管去做;二、一些不重要、不紧急的事,只要长期有益处,那么就去做。
- 那么如何判断一件事的「半衰期」呢?这一点其实因人而异,具体来说与完成这件事的方式有关;另外还有一些事情本身就具有「长半衰期」的属性,比如某些稀缺性或者不可替代性的技能、竞争力等,要学会去识别具有这些属性的事情,需要在实践中去慢慢摸索。
问题 8:「我们无法管理时间。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,是我们自己」,你怎么理解这句话?作者想表达什么?
- 我的理解是,「管理自己」是最核心的问题,我们能控制和调整的只有自身,也只有在具备了这样的认知之后,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行动;
- 作者在这里想表达「管理时间」只是「管理自己」的一个手段,需要在意识到只能「管理自己」之后才可以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去「管理时间」。
问题 9:「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」,为什么?
- 一是思维惯性: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惯性本身就是很难的一件事;
- 二是认知差异:很多与已有认知相左的信息或观念都是超出人们当下的认知的,所以不一定能理解,也就不一定能接受;
- 三是走出舒适圈的不适感:要接受这些信息和观念意味着需要走出当前的认知范围,打破舒适圈,接受陌生的事物,而人类天然就对陌生的事物有本能的恐惧。但如果不是当初猩猩从树上下来,哪里还有现在直立行走的我们?
问题 10:如何做,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?
- 作者在这里给出了一个关键词「积累」;
- 我认为,作者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:找对方向,脚踏实地,相信复利效应。这也是成为「时间的朋友」的唯一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