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37 | 2 月 15 日作业
书籍线上地址:@xiaolai’s works
需要阅读的章节,及对应问题——
第五章:思考
1 勤于思考
day37 | 2 月 15 日 回答
问题 1:你是一个遇到问题,会积极思考的人吗?
- 从前的我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多一些思考,对于其他事情,则会如同书中所说,会觉得思考很累;
- 读博之后,我渐渐发现思考也并不一直都是累人的,思考的乐趣渐渐多了起来,也更愿意去思考身边遇到的人和事。
问题 2:你觉得生活中,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的人多吗?为什么?
问题 3:思考的过程,大概是什么样子?
- 按照书中的结论,思考或者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,是从他人处拿到一个结论的时候,自己主动推演一遍,看看结论是否一致,他人的结论有没有漏洞与不合理之处,从而对这个结论做出自己的判断。
问题 4: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思考?
- 因为思考本身就是累人的,大脑天生会选择节省能量的模式——「诉诸权威」或者「诉诸情感」;
- 「遇事能够积极思考」这项能力,很多时候是天生的,如果想要后天培养,则需要大脑对这项能力有元认知,驱动自己去积极思考问题,同时也要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。
问题 5:“诉诸权威”是什么意思?举 3 个例子。
- 「诉诸权威」和「迷信权威」是两个意思,但前者的负面意义在文中更突出,更接近后者所要表达的意思;
- 诉诸权威:专家 A 在 B 领域所说的所有结论都是正确的 → 专家 A 在 B 领域提出了 C 理论 → 因此 C 理论一定是正确的;
- 迷信权威:一个人如果地位高,有威信,受人敬重,那么他说的话做的事就更容易引起别人重视,且让人们相信其正确性;
- 例子:
- 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代言;
- 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;
- 学术文章中必须要有的参考文献。
问题 6:为什么“诉诸权威”是一种有逻辑错误嫌疑的辩论方式?4 个原因,分别举一个例子。
- 权威不一定正确:历史上的十年动乱;
- 对正确的权威信息很多人的理解并不正确:牛顿三定律在相对论的背景下需要被修改;
- 权威可能别有用心:板蓝根、双黄连;
- 权威可能并不存在:「曾经有专家指出」之类的话。
问题 7:为什么人们遇到问题,更喜欢“诉诸权威”?
问题 8:很多人对权威迷信到漠视常识、遗忘常识的地步。举 3 个例子
- 加碘盐抵抗核泄露对人体的危害;
- 河南的水氢动力汽车;
- 传销。
问题 9:权威和正确的逻辑关系是什么?
问题 10:在工作中,接到领导布置的任务。独立思考,和拒绝独立思考的人,有什么不同表现?长期来看,这两类人会有什么不同?
- 独立思考的人,会主动去思考任务的目标、实质和意义,再据此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方法;而拒绝独立思考的人,则只会做领导要求做的事;
- 长期来看,独立思考的人在思考和做事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,时间的利用率会高很多,同时因为他们会站在领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,会更加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,获得晋升机会;而拒绝独立思考的人,则永远无法进步,甚至会被不断累积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,慢慢地变成一颗腐朽的螺丝钉,最终被新的螺丝钉替换掉。
问题 11:读完这节,你是否觉得思考很重要?你打算怎么做?
- 很重要,除了要对身边的事物增加思考之外,还要避免思考的惯性带来的各种错误的思维方式,同时多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事物的本源(元认知),借用一句刚刚在听的播客《折尔根播客——第 21 期:读书频道 #5 继续呼吸与阅读:2020 年读书分享》中听到的一句话:「我们应该抱着一个随时可以刷新认知的态度去面对周围所有的事情」;
- 除了每日完成作业之外,多站在老板和导师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给我布置的任务,多进行一些像书中提到的「独立思考的过程」的思维训练,对他人的结论进行推敲。